各学院(部):
202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指南即将于2022年1月中上旬公布,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下简称国家社科基金)要提高命中率,申报书质量至关重要,为进一步做好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按照提前准备、多轮辅导、重点培育的原则,现将放假前及寒假期间国家社科基金申请组织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组织工作重点
(一)加强青年项目申报:各学院(部)应全覆盖、有重点地组织辅导青年教师(1987年3月15日后出生)申报青年基金项目;
(二)加强重点人员申报:充分动员有正高职称或博士学位、前期有高质量研究成果的教师申报;
(三)加强学院(部)组织工作:组建由院党政负责人牵头负责,科研副院长以及经验丰富的学科带头人、系主任、资深教授等专家组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指导小组”,全面负责基金申报工作;
(四)加强申报辅导:学校精心组织校内外专家对申报人,尤其是年轻教师进行分学科的深入指导,重点抓好国家社科青年基金申请人的辅导。
二、申报工作要求
(一)广泛深入动员,扩大申报范围
各学院(部)高度重视202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预申报工作,广泛宣传,深入动员,进一步组织和动员符合申报条件的教师全员申报,特别是以下教师必须申报:
具有副高级以上(含)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或者具有博士学位1987年3月15日以后出生的教师。
鼓励以下教师积极申报:
1.不具有副高级以上(含)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或者博士学位的,前期有高质量成果的,1987年3月15日以后出生的教师。
2.45周岁以下,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
(二)申请人应认真研读以往申报通知、申请指南、申报模板和专家反馈意见,夯实初稿质量,并根据即将发布的指南要求撰写申请书。
科技处将进行申报政策宣讲与培训,具体时间地点请留意校园网通知。(2022年指南预计元月中上旬发布,科技处还将及时发布项目申报第二轮通知)
(三)加强过程管理,落实阶段任务
各学院(部)按照学校的时间节点,认真落实各阶段的申报组织工作要求,做好材料的报送备案,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落实到位。
三、我校申报工作步骤及时间安排
(一)申请书预审
学院(部)多轮预审: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各学院(部)根据教师完成初稿情况,分学科、专业请校内外相关专家进行审核把关,帮助教师完善申请书内容,提高申报质量。
(1)选题、初稿预审(2022年1月10日前)
申请人向学院(部)申报选题,学院“申报指导小组”对项目选题进行优化调整,做到学科合理布局,避免内部重复竞争,各学院(部)根据初稿撰写情况,进行排序,在2022年1月5日17:00前将排序后的《2022年度各学院(部)教师申请国家基金情况登记表》纸质版(附件1,加盖学院公章)报送科技处,同时发送电子版。
申请人完成初稿后,及时将初稿送同行专家征询意见,根据同行意见不断完善申请书内容。(从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期间,申请人都可征询同行修改意见)
(2)重点辅导(2022年1月1日-2月28日)
各学院(部)邀请校内外同行专家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进行辅导和把关。充分指导国家级项目申报,为每位项目申报人员配备一名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进行一对一的辅导。
(二)申请书正式提交与上报(具体时间待正式通知后,可能会有修改)
1. 2022年2月28日16:00前,提交申报书及活页电子版。
2. 3月5日16:00点前,学院交叉形式审查、完成退回修改。
3. 3月8日前,学校层面组织形式审核,材料上报江苏省哲学社会规划办。
科技处(社科处)联系人:徐杰,联系电话:84204095。
科技处(社科处)
2021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