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推动我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大范围、高质量地开展,引导广大学生在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实践锻炼中,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校团委决定2020年将继续组织开展18新利luck菲律宾 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2020年七月份,为了更好的保护环境和公共资源,了解人民群众在生活中对环保节能,垃圾分类的重视程度,强化市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增强人民的环保意识,使人民群众在抗疫期间也不忘垃圾分类和环境保护,18新利luck菲律宾 艺术与传媒学院实践队队员纷纷出门践行环保节能。
随着经济的增长,环境保护问题也日益严重。今年虽然疫情严重,但是垃圾分类环保宣传依然不能松懈,因此18新利luck菲律宾 艺术与传媒学院生态环境宣传组社会实践队员分为三组,一部分队员在街道和商场等地方采访居民和一些工作人员对环保和垃圾分类的看法,另一部分队员向群众讲解环保知识,还有一部分队员创造环保手工。
在第一小组队员在共同商讨后,决定走进社区和街道调查群众的环保意识。首先,他们切实参与其中,在街道边发关于垃圾分类的传单,向大家科普关于环保的知识。每一个群众环保意识的增强都会增强他们的信心与喜悦,在这里他们感受到了作为实践队员向大家讲解环保知识的自豪。走进社区和街道为群众科普环保知识,强化市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增强了人民的环保意识。
在前期进行充足的准备后,第二小组的几位队员也开启了他们的实地考察。通过一段时间的实地考察,他们发现,疫情期间地摊文化兴起,公园和大型商场的人流量明显增加,人流量多产生的垃圾也会增多。
为了切实的了解夜市的环境保护情况,实践队员对夜市环境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并对来往群众进行了采访。在对来往群众的采访和调查中,队员们发现大家的环保意识明显增加了。
在夜市里也很少看到乱扔垃圾的行为,甚至有些群众看到垃圾会主动捡起来,他们还向来往群众讲解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在一个个地摊夜市的熙熙攘攘、人群摩肩接踵,每个人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第二小组队员来到了菜市场进行考察,这个最具烟火气的地方,也是垃圾产出最多的地方。来往人群密集,集市一片嘈杂,垃圾如果不妥善处理,整个菜市场都会有很大的异味,非常不卫生。但通过实践队员的调查不难发现菜场里并没有随便堆放的垃圾,大家都戴上了口罩,并且在摊点前有序排队,尽量避免了肢体接触。这便是疫情知识宣传到位的表现,以上可见几乎恢复到了疫情前的模样。
第三小组的队员也开始了他们的活动计划。他们将废纸、废瓶等生活垃圾进行二次利用,创造出一件件精美的创意作品,变废为宝。有利用废纸和饮料瓶做的花朵和花瓶,将废纸剪成花朵的形状,为废饮料瓶做装饰变成花瓶。还有利用塑料瓶和废毛线做的风铃和笔筒,将塑料瓶剪开上半部分做风铃,下半部分做笔筒,把毛线缠在塑料瓶上做装饰。这些作品展示了实践队员丰富的想象力和非凡的动手能力,也为环境保护开辟了新道路。通过这些创意作品不仅让实践队员对环境保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使更多的人对环境保护有了新的认识。
这次活动不仅让社会上许多人员了解学习了环保知识,抗疫期间不忘环保,同时也让参与的实践队员对环保知识有了更多的认识。通过这次活动队员之间不仅相互交流了感情,同时也了解到:把小事做好,会有惊人的成果,只要每个人对环保尽一点力,地球一定会更加美好和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