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高18新利luck客服 质量、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创业的重要举措。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落实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35号)以及教育部、省政府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切实提高18新利luck客服 质量,促进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创业,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紧密结合学校地方性、有特色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目标,践行思创融合、专创融合、产创融合、科创融合、赛创融合,全体教师参与,全体学生受益的“五融合两全体”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构建具有18新利luck菲律宾 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坚持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18新利luck客服 全过程,以提高18新利luck客服 质量为核心,以创新18新利luck客服 机制为重点,集聚要素与资源,推进协同育人,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着力培养敢闯会创的应用型人才。
二、工作目标
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契机,进一步推进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努力实现与地方性、有特色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相匹配的18新利luck菲律宾 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完善创新创业18新利luck客服 机制,推动形成“领导小组顶层设计,创新创业学院统筹规划,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各学院具体实施”的良好工作局面;深入实施“一专一赛、一院一品”工程,每个专业发展1项特色竞赛,每个学院打造1项品牌赛事,每个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参加1项竞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显著增强,每年省级以上创新创业竞赛获奖学生达2500人次以上,涌现一批高水平创新成果和创业项目,助推就业质量实现新提升。
三、具体措施
(一)健全体制机制
1.学校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相关校领导担任副组长,成员由党校办、人事处、科技处、教务处、财务处、后勤管理处、学生工作处、发展规划处、校团委、创新创业学院等部门的负责人组成,下设办公室,日常事务由创新创业学院负责处理。
2.在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强化校内各相关部门及学院间的协同与联动。创新创业学院负责统筹协调全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并负责学科竞赛、双创项目、双创平台、双创基地、双创导师和双创团队的建设与管理,并会同教务处进行18新利luck客服 方案制订、专创融合推进、双创课程建设、双创教学研究等管理;学生工作处主要负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活动、就业创业指导活动、联络校友设立创业基金、挖掘创业项目、组织学生参加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大赛等;校团委主要负责创新创业氛围营造、学生创新创业社团管理、“挑战杯”竞赛、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等;科技处主要负责科技成果转化、创业项目孵化、创业资源对接、成果与知识产权的管理、保护、科技普及、大学生科创园的建设与管理;各二级学院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主体,明确分管院领导和和创新创业教育专职工作人员,具体落实本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二)完善培养方案
根据学校18新利luck客服 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结合“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OBE理念,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18新利luck客服 方案进行整体规划设计,设置6个创新创业必修学分(包括2个理论学分和4个实践学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列入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创新创业课程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创新创业实践融入专业实践体系,创新创业保障措施融入学校18新利luck客服 保障体系。
(三)优化课程体系
1.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创新思维”或“创业基础”必修课,在通识教育选修课中设置创新创业教育模块。充分利用实践实训基地开设实践课程,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创新创业实践训练。
2.面向具有创新创业兴趣和特长的学生,开设创新班和创业班特色课程。
3.各学院融合专业特色,鼓励各专业开设“专创融合”课程,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强化大学生创新方法和创业精神指导。
4.立项建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到2025年,打造10门创新创业示范课程。
(四)打造师资队伍
1.出台创新创业导师管理办法,加大校内创新创业导师培育和遴选。每年举办校内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2次,进一步规范校外创新创业导师管理,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2.建立双创导师库,聘请富有创新创业实践经验的教师、企业家、杰出校友、风险投资人等担任双创导师,到2025年,校内外双创导师不少于200人。加强双创导师团队的培育和遴选,每两年评选一次优秀双创导师团队和优秀双创导师。
(五)搭建实践平台
1.打造学生创新创业开放实验平台,各学院结合专业特色,依托各级各类实验室,打造学生双创工作室或创客空间,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训练计划为纽带,鼓励学生与专业导师对接,利用平台资源设计科创项目、开展实验设计、拓展创新思维。到2025年,学校立项建设20个左右的学生双创工作室或创客空间。
2.搭建多层次赛事平台,完善双创竞赛激励办法,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双创竞赛。以“互联网+”“挑战杯”等高水平竞赛为引领,以全国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竞赛项目为重点,打造“学院、学校、省、国家”四级竞赛促学促创平台,从中挖掘并促成可塑性强的项目转化落地。
3.加强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大学生创业园等实践孵化平台建设,到2025年,学校用于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场地面积不少于5000平方米。在校外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实施“创业种子计划”,设立学生创业种子基金,每年组建创业班开展创业仿真训练,为创业团队配备“科技创新导师”和“创业运营导师”双导师,为学生创业项目的技术创新和管理运营提供全方位指导。
(六)深化协同育人
1.产教协同。鼓励有条件的专业,与行业企业开展18新利luck客服 合作,共同制定培养方案,设置专业特色方向,共同开发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的专业课程,开展嵌入式18新利luck客服 。
2.科教协同。大力推进科教融合,推动优秀本科生早进团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体验学科前沿与高新技术研究的过程、方法和成果,鼓励全校各级各类实验室及科研平台面向本科生开放。
3.校地协同。积极推进学校与宿迁市融合发展,合作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有效整合集聚政府、社会和校友资源,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等合作。
(七)培育双创文化
1.注重文化引领,把创新创业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有重点、分层次举办创新创业活动月、创业校友沙龙、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成果展等活动。
2.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创新创业俱乐部等社团,支持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活动。
3.选树大学生创新创业典型,每年评选创新创业标兵若干名,不断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和勇气,努力营造敢闯会创的氛围环境。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
充分认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上下协力。充分发挥校院两级创新创业工作领导机制的重要作用,加强领导、全员参与。细化各职能部门责任分工,加强跨部门联动,优化工作流程。有效推动我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加大资源投入,提供有力保障。
学校设立创新创业工作专项经费并纳入年度预算,用于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项目和创新创业服务工作,并根据事业发展逐年增加投入。学校建设一定面积的工作用房作为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空间,同时开放校内各类资源。各学院开放教学和科研实验室,配备创新创业专、兼职导师,建设各具特色的院级学生创新创业空间,全面满足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需要。
(三)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制度建设。
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完善体制机制,统筹协调、全面推进,激发广大师生从事创新创业的热情和动力。强化制度建设,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上一条:18新利luck菲律宾 学科竞赛管理办法(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