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建华
听取招商情况汇报、部署扶贫工作、批阅文件、写学习心得……深夜时分,湖南省永州市委常委、江华瑶族自治县县委书记罗建华的办公室,总是灯光不灭。这是罗建华的工作“常态”。
正是在他的带领下,这个位于湖南省西南山区的偏远贫困县,短短数年创造了后发赶超的“江华速度”,获得许多国家级、省级荣誉;过去被称为“省尾”的江华,成了不少地方学习、取经的对象。
产业强县:优化环境 吸引企业
江华位于南岭北麓,向以贫困闻名,产业基础薄弱。2011年4月,罗建华上任江华县委书记。
“江华要发展,必须要有产业,要立足当地实际。”罗建华提出“生态立县、民营活县、产业强县、开放兴县”战略,力图打造优质投资环境、提升政府服务,吸引企业落户。
2017年6月,在广东经营了10余年的贵德集团将企业整厂搬迁到江华,从设计规划到最后建成投产,仅仅用了150天。“企业生长需要好的环境,江华的干部是真心为我们企业服务。”贵德集团董事长喻贵说,“县里的干部周末都不休息,尤其是罗书记,以他的真诚、务实打动了我。”
记者了解到,江华县紧抓机遇,以环保、安全、效益为准入门槛推进招商引资,在短短几年时间,引进和培育规模企业达73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8家,建成了“百亿园区”,形成了一批沿海企业集群式入驻的现象。
江华县域经济得以高速发展。2017年,全县完成GDP113亿余元,是2012年的1.77倍,年均增幅10.6%;财政总收入11.49亿元,是2012年的2.3倍,年均增幅18.1%……自2012年以来,江华县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续5年排名永州市第一。
成绩的背后,是罗建华作为“班长”的带头苦干。江华县县长龙飞凤说,罗书记敢作为,做表率,造就了从带着队伍干、推着队伍干,到现在干部齐心协力一起干的奋进作为新局面。
担当作为:盘活资源 迎难而上
受传统“老少边穷”观念影响,一开始,江华很多干部群众对发展的信心不足。“书记刚上任问,江华有什么优势,有哪些特产,我们都回答不上来。”江华县一名干部坦言。
“贫穷不是落后地区的代名词,反而要加快发展,实现后发赶超。”罗建华首先从破解干部等待、观望和畏难情绪入手,引导他们坚定发展信心,拓宽发展思路。
江华县有着丰富的生态资源,罗建华提出实施“生态立县”的构想。他经常亲自带队深入峡谷、陡崖,摸清实情,掌握家底,力求最大程度保护生态、盘活旅游资源。
位于江华境内的涔天河水库,地处湘江上游,修建于上世纪60年代。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当初的设计规模已无法满足现在的需要。2012年起,涔天河水库开始扩建,涉及近3万移民。
针对移民群众不愿出县安置、不愿分散安置等诉求,罗建华表示要尊重移民意愿,遵循移民规律,反复征求基层意见,及时调整移民安置方案。“这几年的春节,都是罗书记带我们去移民家拜访。”江华县常务副县长艾克海说,通过反复做工作,如今库区移民基本上得到了妥善安置。
“干部要敢担当敢负责,不能遇到矛盾不触碰,碰到难事绕着走。只有少待办公室,多到基层去,迎难而上,才能化解矛盾,推动发展。”罗建华说。
心系百姓:坚守一线 志在小康
江华县从2001开始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4年共识别贫困人口10.4万人,占江华人口总数的约五分之一;全县52万人,瑶族人口34万,且不少居住大山,脱贫任务艰巨。
任职江华县委书记时,罗建华年近五十,对他能否在边远的贫困地区坚守,真正带领群众脱贫,不少人持怀疑态度。
54岁的孟文飘是库区移民,曾经生活困难。罗书记经常去他家,还热心给他和家人介绍工作,如今,一家人住进了大圩镇崇江小区敞亮的新房,自己在家附近一家木器厂上班,生活越来越好了。
为了解决好包括库区移民在内的众多贫困户就业、增收难题,除了引进规模企业进园区,江华还探索小微企业进乡村和农业产业建基地,把就业岗位送到村里,帮助老百姓在当地就业。目前,江华县在各乡村开办了400多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吸纳众多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
“这些年,很多百姓摘掉了贫困帽子,但全县还有3.2万人没有脱贫,这是一块‘硬骨头’。”罗建华表示,自己将带领全县干部坚守在脱贫攻坚一线,更加努力工作,让瑶乡人民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
“新时代担当作为典型风采”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