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
3月2日,习近平主席视察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时指出,充分发挥突击队和主力军作用,尽快研制出安全有效的疫苗、药物、检测试剂,全力满足抗击疫情需要。
听令而行,勇于担当。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专家组的一系列闪光时刻,应当被历史铭记——
3月16日,团队研发的疫苗通过临床研究评审,并于当日20时18分完成了第一针免疫接种,成为全球首个开展临床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
4月12日,该疫苗启动Ⅱ期临床试验。世界卫生组织官网公布,这是全球当时唯一进入Ⅱ期临床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
7月20日,团队向世界首次公布了Ⅱ期临床的数据。Ⅰ期和Ⅱ期临床试验证明了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8月11日,团队研发的新冠疫苗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
疫苗研发世界领先,背后凝聚了军事医学专家组的大量心血和付出。在陈薇院士的带领下,军事医学专家组不畏艰险、敢打敢拼,第一批出征,最后一批撤离。他们,不畏病魔检测样本,不舍昼夜研发疫苗,立起了“科研拳头”标杆,打出了“科研铁军”品牌,出色完成了上级赋予的各项任务,充分发挥了科技战疫突击队作用。
救人!核酸检测、抗体筛查争分夺秒
“军事医学专家组集结完毕,请指示!”“出发!”
1月26日晚,军事医学专家组首批13名同志在陈薇院士率领下登上飞机,向武汉进发。
为加强武汉一线防控力量,军事科学院奉命抽调军事医学研究领域的专家,组成军事医学专家组,担负对武汉疫情的应急科研攻关等工作。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担任组长,我国知名的流行病学专家、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曹务春担任副组长。
这一专家团队,都是长期从事病原学研究、疫苗抗体研发、卫勤装备研发攻关的骨干力量,从面对非典暴发,到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再到2014年西非埃博拉大流行,这些常年与病原体顽强战斗、身经百战的科研战士再一次临危受命。
抵达武汉后,如何高标准迅速展开防控,是摆在专家组面前最急迫的现实问题。
此时,疫情正处于上升期,形势非常严峻。整个城市的病毒核酸检测需求非常大,迫切需要提升日检测量。
首要的任务是救人!在陈薇院士指挥下,短短24小时内,一座负压帐篷式移动实验室,在位于半山腰上的中部战区总医院药剂楼旁建立起来。从那天起,大量核酸样本不定时地送到这里。
为了尽早让医院获知结果迅速救治患者,他们第一时间搭建了全自动核酸提取平台,利用军事医学研究院自主研制的试剂盒,早期单日标本检测能力最高达到1000份以上。
冲锋!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
预防和治疗新冠肺炎,摸清病毒的传播规律和致病机理非常关键。病毒是否通过气溶胶传播,成为当时普遍关注的问题。
金银潭医院是湖北省与武汉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定点医院,是当时武汉疫情防控的主战场之一。专家组第一时间展开研究,曹诚研究员带队进入金银潭医院进行全方位气溶胶采样。队员们冒着被感染的风险,零距离现场实时采集空气样本,得到了一手的准确数据。
为使数据更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专家组扩大采样范围。除金银潭医院外,曹务春、曹诚研究员分别率队多次深入方舱医院、中部战区总医院等医院,从病人床头到厕所,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多点位、全方位的气溶胶监测和传播采样调研,每进去一次时间长达6小时以上。
“那些潜在的、看不见的病毒,就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核酸检测组组长姜涛告诉记者。
既参加核酸检测,又参与疫苗、抗体研究等科研攻关,超负荷工作是专家组成员的常态。
沉到一线研究,提出真知灼见。专家组积极参加中央指导组组织的各类疫情研判,先后提交了20余份有分量的研究报告。“抵达武汉后,专家组与军地有关单位迅速建立起联防、联控、联治、联研工作机制。”负责军事医学专家组科研统筹和组织管理的张珂副研究员介绍,为加快推进科研进度,专家组建立“一组两链三模块六组”的指挥管理架构,划分疫情防控和科研攻关两个链条,责任到人、高效运转,同时在医院感染科病区设置检测室,与临床治疗零距离,实时评估治疗效果。
疫苗!这场战疫,除了胜利,别无选择
“疫苗,必须首先由中国自主研发!”陈薇院士牢记领袖嘱托,言语中充满自信。
1月下旬,团队已经展开腺病毒载体疫苗的生物信息学深度分析、疫苗设计、目标基因合成等工作。随后,研究项目迅速获得国家科技部应急专项支持。
针对重组腺病毒包装的技术难点,陈薇院士带领团队,采取三条技术路线并行推进的方式,实行“三班倒”“白加黑”攻关,接连两个月保持实验不停歇、研产不断线,依靠成功研发埃博拉疫苗的丰富经验,分秒必争推进疫苗药学、药效学等研究,快速完成疫苗设计、重组疫苗株构建和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条件下生产制备。在武汉一线,陈薇院士对疫苗研发负总责,后方由侯利华研究员牵头,联合地方单位协同攻关。
瞄准疫苗研发目标,“油门”踩到底,一路往前冲,一项项硬核成果接连呈现。
如今,陈薇院士和战友们抗击疫情的“战斗”仍未结束:加速推进新冠疫苗的Ⅲ期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加紧研制特异性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单抗药物和改善新冠肺炎康复者肺纤维化程度的生物新药,创新研发新型生物防护装备……
“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疫苗成功进入临床试验,既体现我们国家科技的进步,也体现我们的大国形象、大国担当,更是对人类的贡献。”陈薇院士的话铿锵有力,这场战疫,除了胜利,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