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毅(左) 男,汉族,30岁,中共党员,浙江省杭州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局计算机应用管理科副科长、警务技术三级主管。
我是浙江杭州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局的一名技术警察,从警8年来,一直从事公安科技信息化建设应用工作。
这次疫情防控,是对公安科技战线的一次实战大考。“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杭州公安是公安部大数据智能化战略的全国试点。2019年,我们就完成了公安大数据平台(城市大脑警务操作系统)开发建设,实现了公安数据资源、计算资源、能力资源的汇聚与共享。
今年1月20日,杭州出现首例新冠肺炎患者,我们第一时间就敏锐意识到科技防疫、精密智控的巨大可能。当天中午,我们主动联系了卫健部门,48小时内就带领团队完成了杭州市疫情防控系统第一版的开发,也是全省第一个实现对确诊和疑似患者通过大数据发现密切接触者的城市。我们创新研发了“七同七找”数据模型,高效完成20余批次10余万人次密切接触人员闭环管控的分析研判,先后发现密切接触者8756人,涉疫重点人12万余人,研判印证确诊、疑似病例194例,主动发现确诊、疑似病例73例。这个模型后来成为健康码赋码规则的雏形。
2月6日下午5点,我接到了开发健康码的紧急任务,要求24小时内拿出解决方案。当时脑子一片空白,压力巨大,因为这是一个全新的事物,没有任何样本可以借鉴和复制。受疫情影响,我们和技术专家的会商只能通过钉钉视频的方式进行,沟通效率非常低。市委市政府要求我们聚焦“城市复苏、服务全民”设计并直接完成开发,期限48小时。在这争分夺秒的时刻,我们连夜进驻浙江创投中心开发基地闭关攻坚,团队每个人几乎无眠无休。设计环节最难的是赋码规则,我想到之前疫情防控系统和模型开发经验,召集大家拟定“疫区、确诊、密切接触”等几个关键规则类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卫健部门提出的流行病学研判规则,在8小时内制定形成了第一版规则。
2月9日上午10点,健康码测试版完成开发。市政府对整体开发思路予以认可,但对前端交互界面、后台赋码规则等提出了大量修正意见,并要求2月11日上线使用。又是一个48小时,尽管身体和精神已接近极限,但大家仍抖擞精神、重新上路,分头梳理了开发清单、倒排计划、对号销账,不断完善升级应用系统,终于在2月11日上午10点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认可。当天汇报时,一位市委领导免去一切会前流程,看到我们就直接拿出自己的手机,“来,你给我注册一个健康码看看。”10秒钟后,他当场宣布,马上准备新闻发布会,杭州健康码今天上线!那10秒,是我最煎熬的10秒。10秒后,是我和团队这6天来最高光最幸福的时刻。
健康码奇迹般如期上线,团队上下一片欢腾。本以为可以歇一歇喘口气了,但杭州健康码正式启用后的那一周,市民对终端使用、健康码颜色质疑等问题打爆了市长公开咨询电话,最高创下了当日逾5000起的记录,网络等各个渠道的咨询件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0万件。
问题必须第一时间解决,我们一晚上从近20万件网络投诉里剥茧抽丝,终于查清所有症结。我们迅速组建了应对小组,广泛收集整理不同人群、不同场景对健康码的多样化需求,从中梳理出共性问题与建议,对健康码快速迭代、持续优化。在健康码诞生后的40天内,一共完成了29轮次技术调整,14个赋码规则的完善,63项功能应用的迭代,数据获取效率较上线初大幅提升了9倍。那一周,休息成了奢侈品,我们每天只能靠在会议室的折叠椅上眯一会儿。过程虽然艰辛,但回报是丰厚的。一周后,群众投诉量迅速回落到100起以下,降幅达98%。两周后,杭州健康码从浙江走向全国,迅速复制推广到全国18个省200多个城市。
参与健康码的开发,是我人生中难忘的一段宝贵经历,让我真正感受到了科技警察的价值所在。历练是最好的成长。经受了大战的洗礼,我相信今后能够扛起更多挑战和考验。“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们不会在困难面前哭泣,但当成功时,让我们相拥,泪流满面。”
延伸阅读
中组部、中宣部评选公布32名“最美公务员”
学习专栏:走近最美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