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旌旗猎猎,战鼓催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中华儿女向绝对贫困发起最后的冲锋。黄文秀、姜仕坤、张秀代……一批又一批共产党员以生命赴使命,以行动践诺言,树立起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丰碑,印证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深入骨血的信仰。
读懂脱贫攻坚中的共产党员,就能读懂中国反贫困斗争不断取得胜利的密码。
定格:生命的绝响
“这些同志肩负重任,同当地基层干部并肩战斗,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用自己的辛苦换来贫困群众的幸福,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诠释了扶贫干部的担当和情怀。”
2019年6月16日,周日,广西田阳。
预报有雨。叮嘱二次手术后的父亲“按时吃药”,黄文秀便起身向乐业县百坭村赶去。身为驻村第一书记的她,担心大雨将至,村里会受灾。
车子行驶在通往乐业县的山路上,轰隆隆的雷声不时响起,车窗上雨刮高频扫动,扑面而来的大雨让人看不清前路。
那一天,手机微信的工作群里,记录着同事们的担心和劝阻。然而,谁也没能阻止这个年轻姑娘向着她关心的群众奔去。
雨夜凌晨,山洪袭来,滚滚的洪水从黄文秀的眼前涌过……
年轻的黄文秀,将最美的年华献给她倾尽心血的扶贫事业。
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全国共派出25.5万个驻村工作队、累计选派290多万名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担任第一书记或驻村干部,把青春和希望洒在一个个曾经的贫困村,其中,1200多名扶贫干部牺牲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用生命兑现党旗下的誓言。
他们当中,生命的定格也是绝响,有的人倒下得悲壮,有的人走得静穆。
2016年3月8日,贵州省晴隆县县委书记姜仕坤(左三)在大田乡走访贫困户。 新华社发
2016年4月12日,贵州省晴隆县县委书记姜仕坤在睡梦中永远闭上了眼睛。
“姜书记是累死的”,晴隆的老百姓含泪说。
从2010年年初调任贵州省晴隆县县长,到2016年在县委书记任上去世,6年时间里,他行程60万公里,鞋底磨穿了,头发跑白了;6年时间里,他带领晴隆县交出这样一份成绩单:贫困发生率从52.2%降至25.1%。
在生命的最后一周,日程满满当当,身体透支严重,姜仕坤好几次靠着速效救心丸顶过最难受的时候。
在姜仕坤看来,带领群众寻找出路、摆脱贫困,是他的责任和使命,也正因此,他将自己生命的发动机旋转到最后一刻。
“我不愿让你一个人,承受这世界的残忍,我不愿眼泪陪你到永恒……”
这是“95后”干部樊贞子生前最喜欢的歌,仿佛再现了那段伴着绵延山路、聚少离多却又无比坚贞的“扶贫爱情”。
樊贞子和丈夫吴应谱都是江西省修水县扶贫干部。2018年12月16日,新婚第40天,夫妻二人到距县城近3小时车程的船舱村入户调研。
赣北山区,崎岖险峻。在返回县城的途中,一场意外的车祸带走了这对年轻夫妻的生命,也带走了樊贞子腹中尚未出世的孩子。
一帧帧生命定格的瞬间,熔铸出一段段注定不平凡的扶贫故事:
——宁夏固原市泾源县黄花乡党委书记马新娟临终前半个月的一天,突然跟丈夫说“想去乡镇和县城看看”。
车子开动了,窗外的风景一幅幅掠过,那是她熟悉的山川、河流、村庄……
——山西省五台县沟南乡马家庄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张建山为了让老乡屋里更暖和一些,爬上房顶修整烟囱,却不慎跌落。
他关心家家户户的冷暖,唯独忘了自己。
——贵州省毕节市扶贫干部耿展宇,在骑摩托车核实贫困户信息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遇难。
第二年清明节,老朋友胡海涛专门给他写了一封特别的信,告诉他村里贫困户的近况,倾诉朋友们对他的思念。
——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办挂职融安县委常委、副县长的蓝标河临终前还在整理扶贫材料。
他的微信名叫“向人民报告”,寄托着众多像他一样的扶贫干部身上朴素真挚的为民情怀。
奋斗:人民的嘱托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2014年夏日的一天,正午骄阳正烈。
四川岳池县马家村(现名羊山湖村)的土路上,一个佝偻着背的老汉手拿着卷尺量来量去,在本子上写写划划,豆大的汗珠砸在土里。
这个老汉,正是马家村党支部书记张秀代。
马家村四面环山,中间凹陷,犹如“锅底”。村民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锅底”,村里的农产品拉不出去,离开村里的人更不会回来。
“路修不好,我砍下自己脑袋!”当年年底的村民大会上,张秀代红着眼拍着胸立下这道“军令状”。
村里泥路多、断头路多,怎么办?他一有空就拿一把卷尺去量,硬是用一个月把7公里的路量完。
修路需要钱,一个贫困村哪能拿得出来?铁打的汉子硬是每天蹲在镇政府门口求人要钱。
路修通了,村容村貌大变了样,易地扶贫搬迁顺利推进,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又是一个夏天,经他手亲自挑选的几千只扶贫鸡正茁壮成长,莲藕正在池塘里汲取着养分,藤椒树上果实累累颗粒饱满,血橙再过两年也可以挂果了……
但是,长期过度劳累的张秀代在这时被病魔击垮了,每吸一口气,胸口就痛如刀割,一顿连一碗稀饭都喝不完,整夜整夜地失眠。
一查,肺癌晚期。
送别他的那天,雷声隆隆,天降大雨。入夜,全村男女老少打着火把,一路哭着陪他在生前铺就的水泥路上再走一遭,火光照亮整个山沟……
当年只有24岁的青方华背着炸药,上山修路。多年来他一直扎根在江油小坝村,为老百姓脱贫耗尽了青春和心血,这是记者翻拍的青方华旧照。 新华社记者 谢佼/摄
修路,是脱贫攻坚的“先手棋”。
在无数个像马家村这样的深山村里,多少个扶贫干部为了通向山外的那条路耗尽一生心血。
四川江油轿子顶山下的小坝村是距离江油城区最远的村子。无尽的山路、千钧的背篓消磨了许多村民的一生。
1992年,乡里筹资修路,24岁的青方华带头站了出来。
钢钎凿洞,雷管炸山!9名后生签下生死状、背起雷管炸药,发誓要改了被这群山困扰了千年万年的命。
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之时,头脑灵光的青方华调研后发现,与小坝村物产相似、气候相近的邻省村子,纷纷通过种植木耳香菇脱了贫致了富。而小坝村大山上最不缺的,正是适合培育菌菇的栎树!
一天都没有等,他走上了取“经”之路。
整整半年,他隔三岔五就去堵种植大户的门,嘴皮子没少磨,鞋子都跑烂了两双;赶不回家里,他就睡在山洞里以树叶为盖,整夜看着星星,心里算着脱贫账……
功夫不负有心人。半年后的一天,当他再次登门时,种植大户心软了。
一通百通,小坝村的致富路就此打开,可常年的劳累却拖垮了壮汉的身体。
2013年,青方华突发脑溢血,因抢救及时捡回一条命,左手却没有了知觉,但这没有耽搁他奔走乡间的脚步。
2016年,小坝村摘掉贫困村的帽子,成为乡里首个人均收入过万元的村。
就在这年的12月20日,在走访贫困户途中,青方华父子的车意外坠崖。儿子重伤,而48岁的青方华,最终止步于山路上。
“党员就要为民谋福利。我当一天干部,小坝村的百姓就一天不背背篼子!”
入夜,广西百色大山里月光皎洁。
2018年,不满30岁的黄文秀来到深度贫困村百坭村任第一书记。困难比她想象中要大:百坭村全村472户中有195户贫困户,11个自然屯很分散,最远的屯距村部13公里,好几个屯都在10公里以上。
看到这个穿着裙子、一口普通话的年轻女娃娃,村民们议论纷纷。好不容易搭上两句话,村民便不愿多说了。黄文秀着急,直哭鼻子,晚上回到房间整夜睡不着觉。
既然选择了奋斗的人生,就不能做临阵脱逃的懦夫。
贫困户黄邦旋想申请低保,因不符合纳入低保的条件,未能如愿,硬是不给上门做扶贫工作的黄文秀开门。一次不行,就两次、三次上门:“国家扶贫政策多得很,何必就盯着低保政策?靠低保只能解决基本生活问题,要脱贫还得加油干,不等不靠自己干出来才光荣。”讲通了道理,黄邦旋脸上有了笑容。黄文秀帮助他争取到7000元产业奖补资金种水果,老黄一家靠种植经济作物顺利脱贫。
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怀?
我们从黄文秀的入党申请书中找到了答案:“只有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党的理想之中,理想才会更远大。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作出贡献。”
黄文秀牺牲后,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信仰:时代的丰碑
“完成非凡之事,要有非凡之精神和行动。决胜就是冲锋号,就是总动员。”
革命老区山西省左权县,有一位叫巨彦军的普通乡镇干部,他用燃烧的生命把奋斗与信仰书写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
巨彦军从小出身贫寒,靠爷爷奶奶拉扯长大。
大学毕业后,他通过参加省选调优秀高校毕业生招考,回到家乡左权县工作,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2016年,巨彦军因工作出色当选为羊角乡乡长。在这个偏远乡镇,他上任一个月就跑遍全乡15个村,走访了1000多家贫困户。多次调研论证,他和同事们将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措施。
巨彦军上任一年间,羊角乡与河北兴达集团达成了旱鸭养殖协议;与银河证券公司达成了投资1000万元成立羊角产业扶贫开发公司的协议;与华能集团达成了总投资4.5亿元的风力发电项目;注册系列农产品“羊角跑山”品牌……
在去世前一个多月,长期被头痛困扰的巨彦军在妻子周艳“胁迫”下终于去医院做了检查,却查出患有高血压、轻微脑梗和颈部斑块等多种疾病,但他悄悄藏起了体检报告,瞒住了所有人。
周艳担心他的身体,几番催促他复查,可他只说一句“不行,根本不行,顾不上”,依旧在生命最后一个月里,脚不点地忙着跑项目、谈投资、修公路的事儿。
巨彦军到羊角乡工作的近两年时间,在家没超过30天。
2017年11月22日,是巨彦军到羊角乡工作的第562天,前一天工作到很晚,他跟周艳打电话说“头疼得特别厉害”。按计划,第二天一大早他要和“羊角跑山”品牌的开发企业商讨销售事宜,但这一天,年仅37岁的他却再也没有从睡梦中醒来。
他把最后的力气留给扶贫事业,把最大的不舍献给生养的土地……
2017年2月26日,湖南省石门县殡仪馆。
上万人聚集在这里,悼念从河北来石门县南北镇薛家村驻村义务扶贫的退伍老兵王新法。
60岁,本是颐养天年的年岁,王新法却带着一生的信念和半生积蓄,志愿来到薛家村,把军人的战场转到扶贫的战场。
在这里,王新法的起床手机铃声永远设置成冲锋号,清晨5时47分准时响起。
在这里,他每一天都如同不停旋转的陀螺:一天只吃两顿饭,常常是带着一壶水、两个馒头就上山修路;修路中炸山是常事,每次炸药爆破后要冒着生命危险去排险,这事谁也抢不过他;一年时间里,他和扶贫干部们带领乡亲修了5座桥……
三年多的时间里,随着王新法一次次冲锋,全村年人均收入也从2000元增加到6000元。
心里装着群众的人,群众的心底里一定会有他。一个农历小年,100多名村民自发地自制锦旗,带上自家的过年猪肉、土鸡蛋、新鲜蔬菜来给“荣誉村长”拜年。
乡亲们是他心之所系,他把一切都献给了乡亲们。2017年2月23日,王新法因劳累过度,在其借住的薛家村村民简发成家中突发心肌梗死,牺牲在脱贫攻坚第一线。
2月26日这天,是王新法“回家”的日子。从石门县城到南北镇薛家村,全程150多公里路上,途经10个乡镇100多个村庄,处处都站着自发前来送别王新法的乡镇干部、村民、学生。一曲《送战友》,让在场群众泪目。
2014年,王新法(前)在湖南省石门县薛家村考察。 新华社发
“请帮我爸爸换上迷彩服吧,这是他最喜欢的衣服。”送别现场,女儿王婷向乡亲们提出了唯一要求。
有一种信仰,穿越时空,历久弥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不懈奋斗。
这是大山一般的信仰,坚实而巍峨。脱贫攻坚战场,处处都见信仰之山!
王新法魂归大山后,人们在他给妻子的信中,找到了他不远千里倾尽家产扶贫的答案:“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找到比共产主义更值得信仰的信仰。”村里的老人们对他念念不忘:“你为乡亲们做的这些事,堆积起来就是一座山啊!”
力量:初心的传承
“让我们共同努力,一起来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整个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
舟曲县博峪镇,位于甘肃省最南端。起伏的绿色山脊间,卧欧诺村犹如绿布上绽放的纹党花。养蜂、割蜜、种纹党花,是这里山民们赖以为生的活计。
39岁的舟曲县博峪镇卧欧诺村党支部书记薛代花是兄弟姐妹中的“三姑娘”。从小父亲就带她去山里养蜂。
人们世世代代进山“割蜜”,却从未想过有一天它们会变成流淌的“黄金”。
薛代花就是那个点“蜜”成金的人。她在村子里第一个建起养蜂合作社,把博峪纹党花蜂蜜打出了名声,卖到了大山外。在她的带动下,蜂蜜产业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金饭碗”。
然而说起自己的奋斗经历,她心中总是泛起丝丝苦涩的思念。三姑娘至今无法相信,曾帮助她勇敢走到今天的小娟妹妹已经“走了”。
2015年,薛代花在甘南州农村互助社培训班上,认识了时任舟曲县曲瓦乡副乡长的张小娟。
2018年4月,舟曲县扶贫办副主任张小娟(右二)在下乡时向群众了解情况。 新华社发
相比北京名校毕业的张小娟,薛代花有些自卑。可张小娟却来主动帮忙:薛代花发言稿写得不好,她就帮着改;薛代花怕生慢热,张小娟就主动拉着她一起吃饭聊天。
渐渐地,心门打开了,心中的苦闷也吐露了出来:“小娟,我成立了养蜂合作社,但只有16户加入,能搞得起来吗?”
“慢慢来,只要肯用心干,你一定能成事。”
薛代花心里没底。在自己眼里,小娟是那么能干、优秀。但是自己担着这个村支书的职位,却是推也不敢推、当也不敢当,生怕搞砸了。
2016年,养蜂合作社出产的散装蜂蜜刚闯出名头,就遭遇冒牌假货的打击。薛代花不能让跟着做的乡亲们赔钱,只好自己贷款,给大家分红,货全部压在家里,送都送不出去。“给谁谁不要,大家都说博峪的蜂蜜是假蜂蜜!”
已是舟曲县扶贫办副主任的张小娟听说后,赶紧建议薛代花注册商标,又帮她张罗申请地理标志、找设计公司。
随着合作社发展壮大,小娟鼓励薛代花创立食品公司,带动博峪乃至整个舟曲县的蜂蜜产业发展。薛代花贷款300万元开始建厂,结果到了2018年,贷的款花完了,厂还没建起来,项目陷入停工的窘境。
万念俱灰的薛代花整夜整夜睡不着觉,冒出了许多白发。张小娟听说此事后,又四处奔走,最终对接了外省援助舟曲的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让现代化的生产线顺利落成……
“对我来说,小娟就像天使,每次我有过不去的坎儿,她都恰好出现,帮我渡过难关。”
4年过去,惺惺相惜的两个人成为挚友,也见证彼此成长:一个成了远近闻名的养蜂致富带头人,一个因熟练掌握扶贫政策,被誉为舟曲扶贫“移动数据库”和“活字典”。
但就在2019年10月7日,在扶贫下乡返程途中,张小娟乘坐的车辆坠入白龙江。
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刻,接力冲锋的党员干部正带领群众向贫中之贫、坚中之坚发起冲刺——
广西百色,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一度让德保县敬德镇驮信村的鹌鹑养殖陷入困境。
驮信村驻村第一书记李梅愁得睡不着觉。从村里到县里来回奔波,联系超市、菜市场、小区团购商贩,拓展销售市场……度过了最艰难的2月,市场终于在3月迎来转机,鹌鹑蛋价格开始回升,李梅脸上渐渐露出了笑容。
“我一天都不敢懈怠,我害怕让群众失望。”这个北京大学毕业生朴实地说。
脱下潮牌服装、远离城市的喧嚣、“逆行”山乡……有一大批像李梅这样的“80后”、“90后”青年干部,以黄文秀等牺牲在扶贫一线的党员干部为榜样,继续在脱贫攻坚战场上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群山上的纹党花开了
“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
又到了甘南纹党花开的时节。
大山里的花,开得羞涩、开得质朴,在深壑峭壁之间悄然绽放,供蜜蜂采花酿蜜,随后结出纹党参来供山民们采挖。
在舟曲博峪,新冠肺炎疫情来袭,这里的纹党花蜂蜜却逆势增长。薛代花一边抗击疫情,一边成立了养蜂联合社,带动了13个合作社、310户农户,还有18个村的集体经济,累计分红520多万元。
只是,薛代花亲手酿造的蜂蜜酒,再也等不到那个“下次一定要来尝尝”的人。
她宁愿相信,小娟妹妹早就化作了漫山的纹党花,盼着乡亲们的日子能越过越甜、越过越顺当。
在四川江油,小坝村村支书青方华走了,他的儿子青杨在车祸康复后,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夏至刚过。
在地处滇黔桂石漠化区的百坭村山坳里,连片种植的砂糖橘已长出青嫩的果子,在阳光的照耀下等待着新一季的丰收;
在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传统苗寨焕发生机,村小学的新校舍里书声琅琅;
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悬崖村”阿土列尔村,住进县城新家的84户贫困户谋划着告别藤梯、钢梯后的新生活……
生机背后,一批又一批的党员干部在农村广袤大地上留下来、干起来,一个又一个村庄完成脱贫攻坚的目标。
“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历史性地得到解决。这是我们人生之大幸。”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豪迈而坚定。
从大兴安岭南麓到滇西边境,从大别山区到新疆南疆四地州,连绵的群山见证扶贫一线牺牲者的奉献,见证脱贫攻坚的重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