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一位投身农业科技50多年的“农机战士”。他只有中专学历,却靠潜心农业科技研究,推动新疆棉花生产两次大提升。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河子大学机械电气工程学院研究员陈学庚。
1964年,17岁的陈学庚报考了奎屯农校。他填了三个志愿,都是农业机械。让大家从手握坎土曼的辛苦劳作中解脱出来,是年少的陈学庚最简单的愿望。四年后毕业,陈学庚被分配到兵团农七师的一个机械厂,他发现,这里的棉花种植效率亟待提高。广袤的新疆虽然有大片辽阔的土地,却受制于劳动力、技术、机械不足等问题,棉花产量一直上不去。1982年,新疆棉花面积占全国的百分之四点九。
上世纪80年代初,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始引进地膜栽培技术种植棉花。由于增产效果明显,这项被誉为“白色革命”的先进技术开始迅速普及,然而人工铺膜的低效率成为提高产能的“绊脚石”。只有中专学历的陈学庚认领了研发机械化铺膜装备的艰巨任务。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陈学庚团队终于在1982年成功研制出铺膜播种机。这种机械实现了铺膜、播种的联合作业,大大加快了地膜覆盖栽培的效率。当时试验面积是七亩半,获得了115公斤皮棉的好成绩,这在兵团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上世纪90年代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提出发展育种、播种、灌溉等在内的“六大精准农业”,团场职工亟需涵盖全生产流程的农业机械新装备,任务又一次落在了陈学庚的肩上。按照要求,一个窝只播一粒棉种,当时世界上还没有这方面的技术。陈学庚一头扎进了棉田,他说,不深入一线,不了解机械的使用条件,是研究不出好机具的。
看场地、采数据,经过不懈努力,2003年,陈学庚的膜下滴灌铺管铺膜精量播种机终于研制成功,并一举获得7项国家专利。这种新型农机一次作业就能完成播种管护8道程序,填补了世界同类机具的空白。随着机械化难题的不断攻克,新疆棉花种植的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2012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占全国36.6%,成为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新技术的落地应用,造福了无数农民,这是陈学庚最欣慰的。但在新机械、新材料的应用中,陈学庚开始关注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
虽然地膜覆盖、栽培确实为我国农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农田残膜治理工作的不彻底,也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留下了隐患。作为地膜的主要成分,聚乙烯的降解期限长达两三百年。年复一年地使用地膜,如果不能及时回收处理,就会对土地造成污染,这个问题让陈学庚寝食难安。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净土,不能变成一句空话。
2017年,陈学庚提出农机、农艺、农膜结合发展的理念。从升级农艺栽培技术,到提升地膜质量,再到研发科学回收残膜的新型机具,陈学庚带领团队系统研发、同步推进,在有效回收的基础上,推动对残膜进行二次加工,生产出其他产品,一条地膜绿色应用的完整产业链让世界同行惊艳。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考察。在一台台整齐排列的精密播种机前,当听说只有中专学历的研制者陈学庚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总书记说,英雄不问出处,谁是英雄,要在“战场”上见分晓。五十多年的光阴,从青春到华发,陈学庚以近乎痴迷的专注,潜心农业机械化研究,大大推动了新疆的棉花种植水平。1982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仅占全国的4.9%;2012年,这个数据上升到36.6%;到了2018年,占比高达74.3%。
陈学庚说,“有一种精神在支配着我奋斗,就是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拼搏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就容易出成果,而且能作出大成果。”参加工作五十多年,自己其实就干了一件事,那就是用科技的不断升级推动边疆的物阜民丰。科技终归要服务人民,一辈子践行这个目标,值了。
了解更多细节,请登录《共产党员》电视栏目网页点击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