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发文表彰“2016—2018”年度省级文明单位(校园),我校再次荣膺“江苏省文明校园”称号,这是我校连续三届获此殊荣。
2016—2018年,我校严格对照《全国高校文明校园测评细则》,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宿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大局,坚持从学校实际出发,深入开展江苏省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为宿迁市以全国第一名成绩荣膺全国文明城市作出了贡献。学校被省政府、省军区评为征兵工作先进单位,被宿迁市委和省委教育工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被省教育厅、省综治办、省公安厅评为平安校园建设示范高校,被宿迁市委、市政府授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集体嘉奖。
我校创建江苏省文明校园主要做法和成效如下。
(一)高度重视,全员参与
学校高度重视创文工作,把此项工作列入学校发展规划、年度计划、专项议题。多次专题研究和部署创建工作。校长封超年和校党委书记顾晓虎坚持靠前指挥、沉到一线、现场督办。副校长施正荣、校党委副书记李震认真抓好创文常态化长效化管理。学校还明确职能部门和指派专人抓好日常工作,实行上下联动、部门协作,并建立了150余人的创文骨干队伍,组织全校师生员工投身创文工作。为确保工作高质量开展,三年来,学校召开校级专题会议近20余次,投入专项资金60余万元。
(二)严格对标,全面提升
学校坚持把参与创建文明城市与创建文明校园统筹考虑、一体安排、融合推进,在领导班子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活动阵地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环境建设等方面逐条逐项压茬推进,并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形成比较完善的创建策略,即:“长效工作抓常规、特色工作抓精品、内涵工作抓主业、条件保障抓实用、社会引领抓影响”,该策略被宿迁市教育局在中心城区教育系统推广。
领导班子引领学校科学发展。加强理论武装,不断提升科学发展能力和水平。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坚持高质量发展,秉持“以人为本、能力为重、理实相融、学以致用、特色发展、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践行“两转一化”“两融一新”“两聚一高”办学路径,努力建设高水平有特色应用技术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改革创新。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和基本方略,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学术交流、18新利luck客服 的质量和水平,真正把学校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和宣传的坚强阵地。加强形势与政策课教育,完善地方领导干部、校外专家学者和校级领导为学生作形势与政策报告制度。加强队伍建设,选强配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加强思政课改革,探索出“五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加强道德讲堂建设,开设了“名家讲堂”。专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和党务工作人员配备达标。
教师队伍建设注重师德师风。强化党委教师工作部建设,在师德建设、教师评聘考核、教师资格准入等方面,机制健全,管理严格,确保从源头上扎紧口子,统筹做好教师思想教育和管理服务工作。
师德建设方面,领导机制健全,建设目标责任明确,教育学习培训机制全面,激励约束机制系统科学;教师评聘方面,积极探索“师德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发展为本”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坚决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把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要求作为必备条件和重要考察内容;教师资格准入方面,学校一直严格执行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和教师准入制度,所有新任教师补充全部采取公开招聘的办法进行,确保持证上岗,保证新增教师质量。
活动阵地管理强化正面引导。学校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格社科类讲座、论坛、报告会、研讨会的审批,不给错误思想、思潮存在的空间。充分利用官方微信讲好校园故事,传递正能量。利用官微构建思政工作大格局案例在2017年教育部评比表彰中获得全国二等奖(江苏本科高校唯一获奖单位),学校官微连续两年进入中国青年报发布的“中国大学官微百强”奖名单,2017年位列本科高校第75名、2018年位列第67名。
校园文化建设彰显底蕴亮点。学校高度重视培养师生员工的文化自信,积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开展高雅文化进校园活动。加强西楚文化研究,设立西楚文献资料室。不断加强社团建设和管理,社团活动实现四化,《新华日报》进行了报道:一是加强制度化建设,明确发展方向。二是加强组织化建设,夯实发展根基。三是开展标准化建设,提升管理水平。四是开展品牌化建设,塑造精品社团。 学校的志愿服务项目爱心“壹”站被中央电视台和中国新闻网等多家国家级媒体宣传,“雨儿志愿者”服务项目获团中央表彰。千名文明使者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不仅规模大,而且覆盖面广、社会反响好。广大师生深入城乡开展送关爱、支教、科技服务和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宣传等,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好评。文理学院“温暖春芽”微公益志愿服务中心荣获江苏省“百佳高校学生社团”,商学院3.15春风社荣获江苏省“百优社团”,机电工程学院绿队环保协会荣获江苏省第二届“母亲河”奖。
校园环境平安和谐。坚持净化、亮化、美化、人文化建设思路,实行全天候保洁,精心打造师生员工心目中的家园、花园和乐园。
创建文明校园工作无止境。我们将更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牢记立德树人使命,巩固江苏省文明校园建设成果,瞄准全国文明校园目标,培育特色校园文化,为学生成人成才厚植沃土,为社会输送更多合格人才,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高水平有特色应用技术大学,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