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霸蛮”的湖湘文化血气与时代发展方向有机结合,迅即转化为湖南工程学院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实践品性及卓越的育人品质,而学校万千学子和校友所展现出的担当精神,更为“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时代精神树起鲜活范例,给人深刻启迪。
应用人才
卓越品质
作为首批“卓越计划”实施高校,湖南工程学院十年磨一剑,紧紧围绕“应用型18新利luck客服 ”办学定位,不断提升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及工程素质,在成就卓越人才的同时,彰显出学校卓越的治学能力。
学校高度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全面修订了18新利luck客服 方案,对接国际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整合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高度注重教师的“第一资源”作用,按学历与专业实践经历并重、专职与兼职并存、教学与科研并立的原则,建立了一支具有工程经历和行业背景的高素质师资队伍;高度注重“实践育人”,与近300家大中型企业携手构建了“长三角”“珠三角”“长株潭”三大校企联合培养基地群、两个国家级别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别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基础上,特别构建了以项目制、轮岗制、双导师制、准员工化为内涵特征的“入企学习模式”,全面激活学生的“应用质能”。
“卓越计划”实施以来,其18新利luck客服 质量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赞誉,满意率超95%;学生获批省级以上科创项目近200项,在省级以上大学生科创竞赛中获奖300余项。
与此同时,学校的“卓越计划”教改成果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改优秀案例;两项实施成果获湖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其中“理念引领,模式创新,机制保障——地方院校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获一等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5个试点专业获批国家级别、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先锋人才
敢闯会创
“创新创业为高校的应用型18新利luck客服 设下的应用式问题,是一场令人期待的教育应用。”湖南工程学院校长易兵教授如是说。
为了更好地培养敢闯会创的先锋型应用人才,学校特别设立了创新创业学院,对18新利luck客服 、课程和教材建设、学科竞赛、实践平台建设、项目孵化、文化建设等进行顶层设计与归口管理,切实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18新利luck客服 全过程。
实践布局上,学校系统构建了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主体、各二级学院专业类“双创”教育中心和基地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发展格局,不仅为大学生创新、创意、创造、创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更有力地促进了校企合作、实践育人。
现如今,学校的“‘双创’孵化基地”不仅成功立项湖南省“双创”示范基地、省教育部门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省科技部门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基地,还同步建有部省共建大学生创新教育智创实验室和湖南工程学院创客空间;23个省级“双创”平台,覆盖11个教学单位;与湘电集团等数十家大中型企业合作建设的25个国家级别、省部级实践教育平台、教学实践基地,不仅实现课内与课外、科学与人文、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更有力有效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潜能,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创业意识。
此外,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创业服务三湘行”等大型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成立创新创业社团,举办创新创业大讲堂等,校园内的“双创”氛围活泼热烈。
2016—2019年,全校本科生获批国家级别立项48项,省级立项155项,推荐湖南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菁英培育计划项目6项;学生获各类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竞赛、“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国家级别奖励171项、省部级奖项647项;并涌现出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大奖专业户”宋永攀、设计艺术学院“举起镜头 记录青春”的毕业季策划团队辛巴影像屋、机械工程学院“让视频转着看”的哦买嘎科技刘川枫团队、受投资机构青睐的管理学院“轻享校园团”等众多创新创业典型。
杰出人才
时代担当
“校友,是一所学校的宝贵财富,不仅展现了学校的18新利luck客服 质量,为学校带来了集体荣誉感,更为在校学生树立起一个个有影响力、有生命力的学习标杆。”湖南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陈岳堂认为。
为了营造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校园风尚,湖南工程学院高度重视校友文化建设,积极宣扬先进典型,引导学生从杰出校友身上汲取成长正能量。
细数湖南工程学院的杰出校友,既有以全国道德模范文花枝为代表的“道德风尚典范”,也有以北京邮电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院长邓中亮为代表的学术界典范;既有以全国劳动模范黄国诚、格力电器集团执行总裁黄辉、湖南机油泵公司董事长许仲秋为代表的企业界典范,也有以浙江泰荣针纺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训林、深圳市珑熙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德林为代表的商业界精英。
此外,湖南工程学院的杰出校友中,还有广东省相关领导、株洲市相关领导、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第一排接受检阅的邢承勇等,以及千里援疆的李祖林、扎根边疆的谢薪云等援疆学子。
这些活跃在各行各业的杰出校友和更多在各自岗位上默默奉献、默默发光的湖南工程学院校友一起,生动地诠释了湖南工程学院“霸蛮”的担当精神与“勤学、务实、圆融、卓越”的育人品质,共同成为源于地域又超越地域的时代担当。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0年7月2日第07版;作者:吴朝建 刘盈盈 李芳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