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科技大学:“大冶金”18新利luck客服 助力行业转型升级

2017年12月07日 00:00 点击:[]

“从到我公司就业的学生来看,武科大实施‘大冶金’工程18新利luck客服 模式培养的学生,知识面宽,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适应冶金行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不愧是国内冶金企业优质生源基地。”2017年1月7日,武汉科技大学召开教学成果鉴定会,与会专家鄂钢副总经理兼总工王社教评价说。

学校材料与冶金学院实施“大冶金”工程18新利luck客服 模式,培养目标明确,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先进,实施效果好,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打通冶金各专业,实施“大冶金”18新利luck客服 方案

结合冶金行业生产流程长、各工序联系紧密、工艺集成度高的特点,材冶学院2007年提出“培养具有‘大冶金’工程能力的人才”。

学院逐步打通冶金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等传统冶金专业培养方案,大力实施“工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的“大冶金”工程18新利luck客服 方案,强调“宽知识、厚基础”;加大实践教学学时,全面实行导师制,多形式开展创新教育,强调“重实践、突创新”;开设“卓越班”“英才班”“产业班”“香涛班”等试点班,强化“个性化、国际化”教育。

“大学四年,我们不仅学习了冶金工程专业知识,还学习了上下游专业和辅助专业知识,对全面理解和较快适应企业工作非常有利。”获得“最美央企人”称号的毕业生曹锟说。

“武科大毕业生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强,我公司北京、上海、洛阳分公司的技术副总均为该院毕业生。”上市公司北京利尔董事长赵继增说。2015年毕业的郭钰龙进入该公司,转正三个月即被任命为研发组组长。

近三年冶金行业遭遇寒冬期,但材冶学院毕业生就业率都在95%以上。“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传统冶金行业青睐,还受到相关产业企业的欢迎。”材冶学院院长顾华志介绍。

融合多种现代技术,构建“互联网+”教学平台

材冶学院大力建设网络在线课程,开设基于QQ和微信的即时交流平台,建立了“互联网+课堂”教学平台;基于国家级别冶金工业过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冶金教学多媒体APP、国际网络虚拟炼钢系统,建立了“互联网+实践”教学平台;依托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开发实验在线控制系统,建立了“互联网+创新”教育平台。

“感觉很难的专业课,通过网络在线课程预习和复习、课余QQ和老师交流,学习变得轻松有趣,知识也掌握得更牢固。”大三学生王迪说。“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我们就像在生产现场一样‘真刀真枪’地炼钢。”大四学生吴刚说。

武钢炼钢总厂实习科刘老师使用了武科大开发的冶金多媒体APP,欣喜地说:“看不到、看不清的冶金工艺过程,可以在手机上实时展示和使用,我们要推广到企业培训中使用。”

采用“五结合”教学法,全面提升学生的工程能力

材冶学院采用工程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用中学”、虚拟仿真训练与现场实习相结合的“做中学”、各类竞赛与日常教学相结合的“赛中学”、科学研究与创新教育相结合的“创中学”、学校特色与国际化相结合的“行中学”。

“五结合”教学法的实施,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016年,该院选派三支团队参加全国转炉模拟炼钢比赛,囊括学生组前三甲;选派学生参加全国高校大学生金相大赛,获得材料综合技能比赛之冠,4人获一等奖。

2013级“发明达人”黄明柱获授权专利24项,各类科研竞赛奖近20项,发表学术论文8篇。2013级学生胡碧华获各级科技奖励4项,立项大学生创新基金,发表论文2篇,被多所“985”高校接收保研,获得2016年度“宝钢优秀学生奖”。

“近三年,我院学生获得省部级以上竞赛奖励127项,申请专利93项,成功申请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37项。”项目负责人王炜教授介绍。

武科大校长、材冶学院教授倪红卫强调,冶金行业面临“提高质量效益、推进绿色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冶金院校要适应行业转型和工程教育国际认证要求,培养大批高素质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助力“中国制造2025”冶金行业的腾飞。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7年12月6日第04版;作者:张华)

上一条:常熟理工学院:应用型大学在特色发展中树品牌

下一条:湖北工大:学科建在重点产业上

关闭

地址:江苏省宿迁市黄河南路399号 邮编:223800

江苏省18新利luck菲律宾 发展规划处管理入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