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唯有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统筹谋划“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既新增“‘十三五’时期发展成就和‘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板块,更以部署中央人民政府今年重点工作来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为主题,今年启航的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进而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可从三个向度来认识:在逻辑上,从“新”出发;在目标上,与“强”对标;在方法上,以“全”谋篇。
从“新”出发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2021年3月7日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必须抓紧抓好的工作。“十四五”规划纲要的研制,其逻辑主线便遵循这三个“新”。作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教育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其改革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问题,可以由此获得科学解答。唯有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此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才能推动“十四五”教育高质量发展,确保建设教育强国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
1.进入新发展阶段
正确认识教育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是明确党和人民这项事业阶段性中心任务、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是科学、辩证、准确地判断教育事业面临机遇和挑战,以及教育改革发展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的逻辑原点。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交出教育事业发展的完美答卷:学前教育阶段,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5.2%,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4.74%;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2%,办学条件达到“20条底线”要求的义务教育学校达99.8%,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县级单位达96.8%,实现动态清零的建档立卡辍学学生达20万,24座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率达98.6%,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公办学校就读率或享受政府购买学位服务率达85%,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5%以上;高中教育阶段,毛入学率达91.2%,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0.7年;高等教育阶段,入学率达54.4%,新增劳动力高等教育学历率达50.9%。历经“十三五”时期奋发图强,我国教育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教育面貌发生格局性变化,尤其“有学上”问题获得历史性解决,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进入“十四五”时期,乘势而上迈向“上好学”的憧憬与教育强国的灿烂。可以由此判断,我国教育事业随“十四五”开启进入一个新发展阶段。这是经过几十年积累、站到了新的起点上的一个阶段,对教育资源供给提出由量到质的新挑战,即如何尽早让亿万莘莘学子同在伟大祖国的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
2.贯彻新发展理念
教育事业要回答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个重大问题,须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发展理念决定发展成效乃至成败。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就要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其具体实施路径便是全面深化改革。既要以新发展理念指导引领全面深化改革,又要通过深化改革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提供体制机制保障。针对教育事业,要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教育评价改革尤其是中共中央、国务院2020年10月印发的,新中国第一个系统性的关于教育评价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为牵引,把新发展理念贯穿深化教育改革全过程、教育教学各环节,既有助于增强教育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又有助于更加精准地出台教育改革方案、更加全面地完善教育制度体系、更加深入地推进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与深化教育改革相辅相成的是依法治教。现已基本形成以宪法为统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八部教育法律为主干,以十多部教育行政法规及国家与地方教育法规规章为支撑,以正在路上的家庭教育法、学前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等为补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在此基础上持续完善与深入发展。
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唯有牢牢把握创新是第一动力、协调是内生特点、绿色是普遍形态、开放是必由之路、共享是根本目的,教育事业才能以创新发展推动新旧模式更替,以协调发展克服发展不平衡问题,以绿色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开放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与国际影响力,以共享发展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3.构建新发展格局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是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同时,教育事业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意味着,教育事业要不断地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人力资源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依托。作为一项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以及新发展理念的战略举措和行动部署,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教育事业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并服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方向,明确路径。“十四五”期间,通过教育体系与国民经济社会各体系尤其科技、产业、社会体系有机衔接,以及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教育事业要自觉融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支撑体系构建,尤其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老少边建设,以及“两横三纵”城镇化等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加快形成点线面(“四点一线一面”即海南自由贸易港、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雄安新区这“四点”,“一带一路”这“一线”,中西部与东北地区这“一面”)结合、东中西呼应的教育发展空间格局,提升教育服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水平。
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教育事业既要找准在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定位,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生变量,更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重构自身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优化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教育结构、学科专业结构、18新利luck客服 结构,确保建设教育强国新征程行稳致远。
与“强”对标
2021年1月11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发展阶段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强起来,以远景目标来表述,就是到第二个百年之际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展望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实施富有前瞻性、全局性、基础性、针对性的重大举措,重点建设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通过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建设教育强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夯实人才之基。为了到2035年如期建成教育强国,党中央把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确立为教育篇章的主题。对标“强”,就要着力于“高”,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高质量就业、高水平创新、高效能教学保驾护航。
1.高质量就业
就业既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就业依然占据首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有效提升劳动者技能和收入水平,通过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释放内需潜力。全国职业技术学校开设1200余个专业和10余万个专业点,每年培养约1000万人才,虽已基本覆盖经济社会建设各领域,但高技能人才仅占技能人才总量的28%,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受阻。职业教育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既要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更要促进就业质量提升。构建新发展格局,伴随产业链供应链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发展,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化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发展,培养一支数以亿计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的迫切性陡增。建设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可为建设制造强国提供有效供给与超前储备。通过深化职普融通、中本贯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行“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并健全国家资历框架制度,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实施现代职业技术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不断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价值链的有机衔接,不断增强职业教育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适应性,不断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尤其在新业态中)。2021年3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并将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必将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以大国工匠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
2.高水平创新
下一阶段影响我国发展的变数,一方面来自“三期叠加”即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所造成的不稳定性,另一方面来自全球“四大赤字”即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所造成的不确定性。2020年9月11日,在科学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需要,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是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需要。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从根本上打破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把“卡脖子”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使前沿领域进入并跑、领跑阶段,实现原始创新即“从0到1”的突破,推动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赢得全球竞争先机。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国家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和释放人才红利的主要途径、人才竞争和科技竞争的重要支柱、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要素。以“双一流”建设尤其分类建设,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双万计划”,“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发展新型研究型大学,以及破除“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为契机,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释放高校基础研究、科技创新潜力,优化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布局,增强高等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培养更多适应高质量发展、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各类人才,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助力我国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
3.高效能教学
怎样培养人与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共同构成教育根本问题三要素。学校教育要坚持以教学为中心,重点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进而强调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而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既可培育高质量教师,又能确保高效能教学。教师承担的使命庄严、神圣、伟大,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一方面要以建立高水平现代教师教育体系为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由完善教师管理和发展政策体系进而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高质量教师的基本素质。要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启动新时代强师计划、国家师范教育基地、教师教育改革实验区建设,建立高等学校、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的“双师型”教师机制,把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作为办学的基础性工作。而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引导广大教师发扬老一辈教育工作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另一方面要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契机,切实减轻教师负担,既让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又使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进而推动形成优秀人才竞相从教、广大教师尽展其才、好老师不断涌现的良好社会氛围。
以“全”谋篇
进入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更加注重共同富裕问题。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民生”有22次词频,再创9年来新高。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重在富裕的全面性。在本届中央人民政府历年工作报告中,教育始终位居民生篇章之首。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机衔接,核心在全面。于教育事业而言,全面有三种表现形式:优质均衡全覆盖,对外开放全方位,立德树人全过程。
1.优质均衡全覆盖
教育是最大民生,教育公平是机会公平中最大公平。规划纲要共设五大类20项主要指标,其中7项涉及民生福祉,占比在历次五年规划中最高。而20项主要指标中8项为约束性指标,亦以民生福祉类为主。新增指标三项之一为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4.5个。“十三五”期间中央人民政府历年工作报告为教育设置的主题均以公平为基点:从2015年“继续促进教育公平”,2016年“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2017年“办好公平优质教育”,到2018年“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2019年“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2020年“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该取向一直延续到今年这一“十四五”开局之年“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提出“在教育公平上迈出更大步伐”,重在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及城乡一体化。
自2011年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以来,我国义务教育由追求均衡发展向推动优质均衡发展,进而在融入城镇化进程和乡村振兴战略之中实现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目前,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集中体现在城乡差距。继教育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遵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2020年12月16日),以乡村全面振兴为目标,守好控辍保学防范线、义务教育保障线、教育质量控制线、乡村振兴支撑线、思政工作安全线,建立健全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由此实现“教育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2020年9月17日在基层代表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谋划“十四五”时期发展,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办好各项民生事业、补齐民生领域短板。教育改革发展必须顺应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适应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进程。通过紧盯人民群众在教育上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提高公共教育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兜牢民生底线,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2.对外开放全方位
新发展格局绝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优化教育开放全球布局,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提升层次和水平。“十三五”期间,教育部共审批和备案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580个,占现有2332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截至2020年底)四分之一,新签11份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已累计覆盖54个国家和地区,并积极参与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主的多边机制框架下的全球教育治理尤其是教育减贫国际合作。这五年,中央相继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等相关文件,助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并综合运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鉴于规划纲要首次设立安全发展专篇,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务必更加注重教育安全。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统筹“加快”和“扩大”及“提质”和“增效”之间,高质量构建更全方位、更宽领域、更多层次、更加主动的教育对外开放局面,既有利于办好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人才的、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培育能担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有世界情、中国心的时代新人,又有利于架设文明互学互鉴桥梁、促进民心相通、形成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格局。
3.立德树人全过程
高质量发展旨在高品质生活,终极指向则为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人是教育事业的起点与归宿。2021年3月6日,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体现到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建设各方面,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以“三个各”(各环节、各领域、各领域)突显立德树人的立体性,即全员全程全方位。“十三五”期间,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出台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有力确保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教育篇章中第一要点: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确保其走好新时代长征路,首先要深化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教育工作者唯有心怀“国之大者”,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和积极传播者,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站在两个大局的高度把握“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的历史使命,才能肩负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转化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教育强国的自信,才能以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为核心的伟大脱贫攻坚精神和以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为核心的伟大抗疫精神,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筑基。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作者: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中德教育研究与协作中心总干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俞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