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务主页>>教学建设>> 正文

师范类专业认证基本知识问答

作者:马艳艳 编辑:仲燚 审核:王凤侠 [发表时间]:2024-04-10 [来源]: [浏览次数]:

1.什么是师范类专业认证?

答:师范类专业认证是专门性教育评估认证机构依照认证标准对师范类专业18新利luck客服 质量状况实施的一种外部评价过程,旨在证明当前和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专业能否达到既定的18新利luck客服 质量标准。

2.师范类专业认证的根本宗旨是什么?

答:师范类专业认证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新时代教师教育改革、全面保障和提高师范类专业18新利luck客服 质量、推进师范类专业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师范类专业认证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目的是什么?

答:师范类专业认证的核心是证明接受认证专业所培养的师范生在毕业时知识能力素质能否达到相应标准要求。其目的是:推动师范18新利luck客服 体系的重塑,推动师范类专业注重内涵建设,聚焦师范生能力培养,改革培养体制机制,建立基于产出的持续改进质量保障机制和质量文化,不断提高18新利luck客服 质量。

4.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

5.师范类专业认证重点关注的两个基本问题是什么?

答:质量保障、持续改进。

6.师范类专业认证的三个任务是什么?

答: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强。

7.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师范类专业认证强调在工作中遵循统一体系、省部协同、高校主责、多维评价原则。

8.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类型和层级是怎样的?

答:师范类专业认证构建了“横向三类覆盖”“向三级递进纵”体系:

“横向三类覆盖”指的是三种类型的专业认证:“中学教育专业认证”“小学教育专业认证”和“学前教育专业认证”。

“纵向三级递进”指的是各类专业的三个认证层级:第一级定位于师范类专业办学基本要求监测。第二级定位于师范类专业教学质量合格标准认证。第三级定位于师范类专业教学质量卓越标准认证。

第一级认证达标,才能申请第二级认证;通过第二认证,才可以申请第三级认证。

校小学教育、英语(师范)专业目前正在申请专业认证二级。

9.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基本程序有哪些?

答:师范类专业认证根据第一、二、三级不同的功能定位和组织实施方式,设置了相应的认证工作程序。

第一级采取网络平台数据采集方式,对师范类专业办学基本信息进行常态化监测。

第二、三级采取专家进校考查方式,对师范类专业教学质量状况进行周期性认证,认证程序包括申请与受理→专业自评→材料审核→现场考查→结论审议→结论审定→整改提高7个阶段。

10.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现场考查的方式是怎样的

答:师范类专业认证考查方式:专家组在审阅专业《自评报告》和《数据分析报告》等认证材料基础上,通过深度访谈、听课看课、考查走访、查阅文卷、集体评议等方式,对专业达成认证标准情况做出评判,给出考查结论建议,并向高校现场反馈意见。

11.申请参加师范类专业认证(第二级)的条件是什么?

答:有三届以上毕业生的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

12.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考查具体包括哪些指标?

答: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标准是国家对师范类专业教学质量的合格要求,包括“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与教学”、“合作与实践”、“师资队伍”、“支持条件”、“质量保障”、“学生发展”等8个一级指标和39个二级指标。

13.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的逻辑“主线”是什么?

答: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与教学、合作与实践之间“反向设计、正向施工”的互动关系

14.师范类专业认证必须达到的“底线”要求是什么?

答:认证专业达到合格要求的必要条件是建立面向产出的内部评价机制,通过评价能证明达成情况,并建立依据评价结果进行持续改进的机制。

15.师范类专业认证重点考查“五个度”具体指什么?

答: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的达成度、专业定位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教师及教学资源的支撑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16.师范类专业认证毕业要求“一践行,三学会”指的是什么?

答:践行师德、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

17.师范类专业认证具体指什么?

答:三个产出: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目标。

三个支撑: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的支撑、课程教学对课程目标的支撑。

三个评价: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毕业要求达成评价、培养目标达成评价。

18.师范类专业认证需要健全的“三个机制”指的是什么?

答:质量监控机制、达成度评价机制、持续改进机制。

19.师范类专业认证怎样树立“产出导向”18新利luck客服 观

答:做好六个对接:(反向设计)对接基础教育师资需求设计培养目标、对接教育教学岗位需求设计毕业要求、对接毕业要求设计课程体系与教学环节、(正向施工)对接课程目标“产出”应知应会、对接毕业要求“产出”学习成果、对接培养目标“产出”师范人才。

20.师范类专业认证怎样落实“学生中心”教育观

答:做好六个落实:适应学习需求、突出学生为主体、服务全程成长、养成师德师能、促进全面发展、成就从教志愿。

21.师范类专业怎样坚持“持续改进”的质量观?

答:确立“持续改进”的质量观,做好“三个跟踪”、推进“三个转变”。

“三个跟踪”是:

1)跟踪基础教育改革新发展,更新培养目标;

2)跟踪教育教学岗位新需求,更新毕业要求;

3)跟踪知识能力素养新规格,更新课程与教学。

“三个转变”是:

1)专业自足(学校/教师/学生)向需求导向(政府/基教学生/学校/教师)转变;

2)教为中心(教了/重知识传授)向学生中心(学了/重能力养成)转变;

3)内部监控(自我循环)向内外评价(反向设计/正向施工)转变。

22.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标准中对于教师教育课程必修课学分的要求是什么?

答:《江苏省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第二级)》中对于四年制小学教育专业教师教育课程必修课学分要求不低于24学分

《江苏省中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第二级)》中对于四年制中学教育专业教师教育课程必修课学分要求不低于10学分

23.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标准中对于教师教育课程总学分的要求是什么?

答:《江苏省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第二级)》中对于四年制小学教育专业教师教育课程学分要求不低于32学分

《江苏省中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第二级)》中对于四年制中学教育专业教师教育课程必修课学分要求不低于14学分

24.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标准中对于通识教育课程中的人文社会与科学素养课程学分占总学分比例的要求是什么?

答:师范类专业认证二级标准中对于人文社会与科学素养课程学分占总学分比例要求不低于10%。

25.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标准中对于学科专业课程学分占总学分比例的要求是什么?

答:《江苏省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第二级)》对于学科专业课程学分占总学分比例的要求是不低于35%。

《江苏省中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第二级)》对于学科专业课程学分占总学分比例的要求是不低于50%。

26.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标准中对于教育实践时间(周)的要求是什么?

答:师范类专业认证二级标准中对于教育实践时间(周)要求不少于18周。

27.江苏省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标准中对于实习生数与教育实践基地数比例的要求是什么?

答:江苏省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标准中对于实习生数与教育实践基地数比例要求不低于15:1。

28.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标准中对于生师比的要求是什么?

答:师范类专业认证二级标准中对于生师比要求不高于18:1。

29.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标准中对于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数的要求是什么?

答:师范类专业认证二级标准中对于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数要求不少于2人。

30.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标准中对于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百分比的要求是什么?

答:师范类专业认证二级标准中对于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百分比要求不低于学校平均水平

31.江苏省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标准中对于具有硕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百分比的要求是什么?

答:江苏省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标准中对于具有硕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百分比的要求是不低于70%。

32.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标准中对于中学(小学)兼职教师占教师教育课程教师比例的要求是什么?

答: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标准中对于中学(小学)兼职教师占教师教育课程教师比例的要求是20%。

33.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标准中对于至少有一年中学(小学)教育服务经历的教师教育课程教师比例的要求是什么?

答: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标准中对于至少有一年中学(小学)教育服务经历的教师教育课程教师比例的要求是100%。

34.江苏省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标准中对于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占生均拨款总额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的要求是什么?

答:江苏省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标准中对于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占生均拨款总额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的要求是不低于15%。

35.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标准中对于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元)的要求是什么?

答: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标准中对于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元)的要求是不低于学校平均水平。

36.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标准中对于生均教育实践经费(元)的要求是什么?

答:师范类专业认证二级标准中对于生均教育实践经费(元)要求为不低于全校平均水平。

37.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标准中对于生均教育类纸质图书(册)的要求是什么?

答:师范类专业认证二级标准中对于生均教育类纸质图书(册)要求为不低于30册。

38.江苏省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标准中对于实习生配备现行中学(小学)学科教材套数的要求是什么?

答:江苏省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标准规定每3个实习生配备现行中学(小学)学科教材不少于1套。

39.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标准中对于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的要求是什么?

答: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标准中对于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的要求不低于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平均水平。

40.江苏省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标准中对于毕业生获得教师资格证书比例的要求是什么?

答:江苏省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标准中对于毕业生获得教师资格证书比例的要求是不低于80%。

41.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标准中对师范生的毕业要求有哪些?

答:中学(小学)教育专业认证(二级)毕业要求包括八个方面:师德规范、教育情怀、学科素养、教学能力、班级指导、综合育人、学会反思、沟通合作。

42.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各项指标的逻辑关系是什么?

答: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由中学教育认证标准、小学教育认证标准、学前教育认证标准三类三级构成,三类之间根据不同学段特点各有差异,三级之间相互衔接,逐级递进。其中,第一级认证标准是国家对师范类专业办学的基本要求;第二级认证标准是国家对师范类专业教学质量的合格要求;第三级认证标准是国家对师范类专业教学质量的卓越要求。

43.师范类专业认证中,对承担学科专业课程的教师有何新的要求?

答:师范类专业认证是一项系统性、根本性的师范18新利luck客服 改革工程。对于担任学科专业课程的教师来说,新的要求主要有:

1)参与和熟悉专业培养目标的制定,熟知专业毕业要求。

2)基于毕业要求,了解本专业课程设置和结构,掌握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3)根据毕业要求设定自己所承担课程的课程目标及其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4)根据设定的课程目标,确立课程内容和教学环节。

5)根据学情、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设立针对课程目标的课程考核方式。

6)在教学实施中,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指向课程目标的达成。

7)有具体可行的、基于课程评价的课程持续改进方案并实施。

44.师范类专业认证对专业培养目标的设定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培养目标的内容包括服务面向、服务定位和人才规格等内容。要对师范生毕业5 年左右的具体能力和表现有清晰的表述,反映师范生毕业后5年左右在社会和专业领域的发展预期,体现专业特色和优势,并能够为师范生、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及其他利益相关方所理解和认同。并要求定期对培养目标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并能根据评价结果对培养目标进行必要修订。评价和修订过程应有利益相关方参与。

45.为什么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强调建立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跟踪反馈与社会评价机制?

答:师范类专业认证的根本目的就是使其所培养的师范毕业生能够持续满足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求,用人单位满意度和毕业生实际就业情况成为师范类专业办学质量的重要评判指标之一。因此,认证标准在“质量保障”指标项中,专门设有“外部评价”二级指标,要求专业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以及基础教育机构、教育行政部门等利益相关方参与的社会评价机制。它是师范类专业收集信息,对“培养目标”达成情况进行定期评价的必要渠道,也是在“课程与教学”“合作与实践”“师资队伍”“支持条件”“学生发展”方面开展持续改进工作的重要基础。

46.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是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

答: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不仅仅体现在“学生发展”这一个指标项上,也体现在其他七个指标项中。以学生为中心,强调遵循师范生成长成才规律,要求师范类专业把培养目标和全体学生的毕业要求达成情况作为评价的核心;培养目标应该围绕师范生毕业时的要求以及毕业后一段时间所具备的从教能力设定;课程与教学、合作与实践、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等方面的建设均要以有利于师范生达到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导向;各种质量保障制度和措施的目的是推进师范类专业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最终目的是保证师范生培养质量满足从教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47.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是如何体现产出导向的?

答:以产出为导向,就是强调以师范生的学习效果为导向,对照师范毕业生核心能力素质要求,评价师范类专业18新利luck客服 质量。关注师范毕业生“学到了什么” 和“ 能做什么”,而非仅仅是“教师教了什么”。要求专业按照“反向设计,正向施工”的基本思路,面向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求,以培养自标和毕业要求为出发点,设计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采用匹配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配置足够的软硬件资源,要求每个教师明确自己在课程教学中的主体责任,最终通过课程目标、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定期评价和持续改进,保证师范毕业生核心能力素质要求的达成。

48.学校申请师范类专业认证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答:评建准备是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基础工作,主要任务是比照认证标准,找出自身存在问题与差距,逐步改进提升,具体包括:

学校层面:以专业认证为抓手,以认证理念推动师范类专业教学改革,引导师范类专业聚焦毕业生核心能力素质培养,建立基于产出的持续改进质量保障机制和质量文化;开广泛宣传;建立评建保障机制。

专业层面:对照认证标准开展自查,总结取得成效,梳理问题与不足,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有针对性改进。其中,重点工作是重新审视修订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建立基于产出的质量评价机制,整理教学档案与佐证材料。

教师层面:认真学习、充分理解认证理念与认证标准,将认证理念和认证标准落实到教学活动中,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持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9.为什么师范类专业认证要求参评专业“说”“做”“证”必须达成一致?

答:师范类专业认证是一种举证式认证,现场考查专家组主要是通过参评专业的“说”“做”“证”三个环节,来查证和判断专业18新利luck客服 质量状况是否达到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要求,并给出认证结论。

所谓“说”,即“自己是怎么说的”,参评专业要明确自己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等,“做”即“自己是怎么做的”,参评专业以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导向所实施的教学活动以及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与形成性评价的措施与做法;

“证”即“证明自己所说和所做的”,参评专业要为证明自身达到标准要求逐项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因此,师范类专业认证要求参评专业的“说”、“做”、“证”必须达成一致。

50.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结论和周期?

答: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结论分为“通过”“有条件通过”和“不通过”三种,有效期为6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