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学校“三联三融”及“十大星火”发展战略及学校与宿城区人民政府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深化校地产学研合作。3月16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宿城区政协、宿城区图书馆、宿城区博物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成功举行。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明建,宿城区政协主席施勇,宿城区政协副主席熊治国,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唐献玲,宿城区图书馆馆长唐婷婷,宿城区博物馆馆长董辉出席了本次签约仪式活动。
仪式上,副院长唐献玲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科研教学及18新利luck客服 基本情况,重点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相关举措。
区政协副主席熊治国介绍了宿城区政协相关工作开展情况,希望18新利luck菲律宾 马克思学院能够发挥人才优势、科研优势,特别是在政协文史工作方面大力支持,共建“宿城历史文化研究名师工作室”,共同推进地方文化高质量发展。
区图书馆馆长唐婷婷重点介绍了图书馆文献建设情况,希望在地方文献资源建设、文献研究、学生志愿服务上加强合作,并对共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宿迁分院地方文献研究室”工作做了初步探讨。
区博物馆馆长董辉就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利用方面作重点介绍,希望马克思主义学院对宿城红色文物保护开发利用提供人才支持,共同讲好红色故事。
经过校地双方交流研讨,今后在学生实习实践、地方文化研究、服务社会发展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
唐献玲副院长代表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宿城区政协、宿城区图书馆、宿城区博物馆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仪式上,李明建院长与施勇主席代表双方为“宿城历史文化研究名师工作室”揭牌。
揭牌仪式后,进行了宿城历史文化研究名师工作室首场“专家名师微讲坛”。
讲坛上,宿城区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区博物馆原馆长李庚善作了题为“一街一历史、一巷一记忆”专题讲座,介绍了新盛街建设的缘起和文脉挖掘过程,丰富了新盛街的历史文化认知。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张福贵作了题为“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新盛街”专题报告,对新盛街的历史文化定位,相关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进行了探讨。马克思主义学院程薇副教授进行了交流点评,希望校地合作,优势互补,深挖宿城历史文化资源,凝练宿城历史文化特色,并对“宿城历史文化研究名师工作室”今后工作开展作了初步介绍。